欢迎来到长江大数据!
收藏本站
跨库选择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当好防总和灾区一线的“桥” ——记长江委水文局党员干部刘东生
2016年9月14日 15:25 字体:





从大学毕业进入长江委水文局工作,一干就是34年。

无论严寒酷暑,他常年在外出差,风霜、雨露在他的皮肤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黝黑却精神十足。
在2016年汛期迎战长江洪水过程中,只要工作需要,国家防总办、长江防总办一声令下,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往防汛抗洪一线,指导地方防汛抢险工作。在大雨滂沱的长江梅雨季,在滚滚洪流的防汛一线扛起党的鲜艳旗帜。

他就是长江委水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东生。


夙兴夜寐,当好“耳目和参谋”

今年6月19日至20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郎溪和广德全境、宁国北部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宣城市区6小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米,超历史记录。6月 27日夜至28日,大暴雨再次来袭。连续两次集中强降雨,加上长江水位顶托,洪峰叠加,致使水阳江中下游及南漪湖周边堤防持续超警戒水位210多个小时, 宣州、郎溪、广德、泾县等地部分水利工程,发生滑坡、管涌、渗漏、崩岸、塌方等不同程度险情千余处。

6月28日晚,国家防总办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以刘东生为组长的国家防总工作组一行3人赶赴安徽宣城市、江苏南京市高淳区,协助开展水阳江流域防汛工作。

防汛责任重于天,时间就是生命。工作组不敢有半刻耽搁,晚上8点,刘东生带领3人连夜赶往宣城,直到次日凌晨4点才到达目的地宣城市。

顾不上车马劳顿,他们立即会商险情,整理资料。上午8时许,与安徽省防指、宣城市防指交流座谈,进一步了解水阳江流域防汛工作。经商议,刘东生带着 工作组先行前往险情较为严重的郎溪县团结圩、南丰圩。下午,又赴水阳江干流,实地查看了新河庄水文站、双桥河闸、马山埠闸、牛耳港口、水阳镇退建堤段等。 6月30日上午,他们赶到江苏南京市高淳区,与江苏省防指及高淳区防汛抗旱部门座谈,实地查看了水碧桥闸、相国圩退建堤段、大花滩退建堤段等。

作为组长的刘东生,不厌其烦地向地方防汛主要责任人讲述防汛任务的重要性,交流加强防汛值守和应急避险的方法,把国家防总办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个人的 心中。骄阳下,烈日里,工作组一人负责拍照,一人负责记录现场情况。当汽车穿梭在泥泞的山间小路上,汽车变成了临时工作室,工作组争分夺秒会商险情,对查 看的每一处险情作具体分析,商量对策,提出建议。待检查完后及时整理汇编,及时向国家防总办和长江防总办汇报。

从早到晚,工作组马不停蹄地检查各地防汛情况,通常都是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到住处,接着准备给国家防总办、长江防总办提交当日情况汇报材料,经常要到凌晨一二点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

实事求是,针对薄弱环节督促整改

7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干流和两湖水位全线超警,超警干堤发生多处险情。国家防总办要求把超警干堤和洞庭湖、鄱阳湖重点圩堤等作为防守的重点目标,加强巡查防守。

7月7日,刘东生再次接到国家防总办的指令,安排他率工作组赴湖南指导防汛工作。

此时,他的心中不免有些激动:终于可以回到“故乡了”。

原来,1993年到2002年,刘东生从长江委水文局机关调动到水文中游局工作。1996年、1998年长江大水时,刘东生刚好在水文中游局负责防 洪形势最为严峻的洞庭湖地区的水文测报工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东生仍历历在目:“当时三峡大坝尚未完工,各项水利设施也不够完善,洞庭湖内灾情严 重,1998年沅江市城关因溃堤而成一片汪洋。”

7月8日上午,工作组抵达岳阳,没有休息就冒着烈日实地查看了岳阳长江干堤和建新垸洞庭湖大堤防守情况。7月9日下午至11日,工作组赶赴益阳市, 检查了南县所辖蓄洪垸和洞庭湖重要支流堤防,深入沅江市辖区内大通湖垸、共双茶垸、目平湖垸、长春垸等堤防一线,重点检查近段出险处、历史溃堤溃口处、涵 闸和泵站等水工建筑物等,检查各地思想、组织、人员、物资和巡查人员是否到位。

对于洞庭湖这一片的情况,刘东生十分熟悉。对于防汛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者,总是能够一针见血地直中要害,并提出 有针对性的建议督促整改。在此前的5月22日赴重庆指导防汛工作时,他带队的工作组曾根据重庆多山的地形地貌、重庆的河段特点,以及当时的汛情险情,因地 制宜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建议。

“我们向国家防总办、长江防总办提供的资料必须全面的反映当地情况,向地方防指提供建议必须有理有据。”要求严格,是刘东生留给同事的印象。工作组提交的每一个工作报告,他都一一严格把关。

在工作组的督导和指导下,从地方政府到群众,防汛意识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主要领导奔赴一线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地方防办每天会商水雨情,堤防各段责任落实到人,防汛物资储备充足。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重庆和湖南都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工作组所到之地无一溃垸,安然度汛。

坚守一线,与洪水斗其乐无穷

“防汛是天大的事,是水文人的天职。”

无论是作为国家防总的工作组成员,还是水文局副局长,他始终坚守一线,冲锋在前。今年5-7月,他的足迹遍布沿江的很多重要城市、重要堤防,3次率工作组协助地方开展防汛工作,从重庆到武汉,从宣城到南京,从岳阳到益阳……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他始终把防汛工作作为头等大事,记在心上,付诸行动中。4月中旬,刘东生率检查组对水文中游局汛前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 先后检查了局机关以及赤壁、益阳、岳阳、常德、江汉、汉口6个外业分局和河道勘测中心。每到一地,检查组都要深入到基层测站,通过查、看、听、问等方式, 检查站容站貌、基本设施和仪器设备保养维护情况,并要求现场演练,以检验应急测验能力、设备运行情况和人员操作熟练程度;重点检查测流缆道设施维护保养和 水文船舶的安全、轮机养护及适航状况和航行日志等。

7月7日,刘东生在汉口分局检查指导高洪测报工作,全程参与外业流量测验。测验过程中,不时与测验人员探讨边滩测验、GPS定位、测验误差产生等实际技术问题,指出测验过程中容易忽略和遗忘的事项。
虽然长江流域的梅雨季刚过,但是刘东生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如今,他依然在忙碌着,并随时听遣国家防总办、长江防总办的指令,时刻准备赶赴防汛一线。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确实不太习惯”,刘东生说:“尤其是刚从机关到中游局,每年都要把防汛测报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头等大事来抓,很少有节假日休息, 有事工作忙回来很晚,家事很少顾及。”后来,他渐渐发现,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个水文数据,却为防汛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的科学调度 下,一次次取得了防汛抗洪的胜利。他从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满足,喜欢并享受这种奔走在一线的工作。


采访手记

在采访中,刘东生反复强调:“这只是我的本职工作!”

这位朴实的共产党员,就像一座连接着党和群众的桥,成为国家防总办、长江防总办和防汛抗洪一线联系的纽带,将国家防总办、长江防总办的安排部署及时传达给地方政府和群众,也将各地的险情灾情及时反馈汇报,为国家进一步决策部署提供有力依据。

一轮轮汹涌肆虐的洪水,一次次突如其来的通知,就是一份份检验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成果的考题。作为党员,刘东生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实干”上,用义务和责任书写答卷,默默践行着他心中朴素的信念:做一个水利人了不起,为党和政府做事了不起,为人民做事了不起!
 

——————————————————————    

责任编辑:刘霄

文章作者:郑茜 周明     

来源:长江水利网     

时间:2016年08月02日

 

 

标签 : 暂无标签